3.1隔热材料 thermal barrier
用于连接铝合金型材的低热导率的非金属材料。
3.2穿条式 Insertion methodology
通过开齿、穿条、滚压工序,将条形隔热材料穿人铝合金型材穿条槽口内,并使之被铝合金型材牢固咬合的复合方式.
3.3浇注式 poured and debridged methodology
把液态隔热材料注人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内并固化,切除铝合金型材浇注槽内的临时连接桥使之断开金属连接,通过隔热材料将铝合金型材断开的两部分结合在一起的复合方式。
3.4隔热型材 thermal barrier profiles
以隔热材料连接铝合金型材而制成的具有隔热功能的复合型材。
3.5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s
服从对数正态分布,按95%的保证概率、75%置信度确定并计算的性能值。
JG 175-2011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(划重点)
JGT 174-2014 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(划重点)
5.1 一般要求
隔热条的主要成分应为不小于65%的聚酰胺66和22.5%~27.5%的玻璃纤维,余量为添加剂。
5.2 外观
产品外观应光滑、平整,表面不应有毛刺、麻点、裂纹,边角无锯齿及其他缺陷,色泽均匀。
5.3 尺寸
5.3.1 壁厚
I型和C型隔热条主要受力部位最小实测壁厚应不小于1.75mm。O型隔热条主要受力部位最小实测壁厚应不小于0.80mm。
5.3.2 尺寸允许偏差
5.4 玻璃纤维含量
玻璃纤维含量应为隔热条总质量的22.5%~27.5%。
5.5 物理力学性能
5.5.1 标准状态下,隔热条密度值应为1.30g/cm'±0.05g/cm。
5.5.2 在标准状态下,I型隔热条的横向抗拉强度值不应小于140 N/mm,C型隔热条的横向抗拉值不应小于45N/mm,O型隔热条的横向抗拉力值不应小于60N/mm。
5.5.3 I型隔热条经过耐水试验后,横向抗拉力值不应小于75N/mm。
5.5.4 其余性能符合表3的规定。
隔热条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