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生产“好铝材”到做“好门窗”,由输出铝材到输出门窗设计、标准、服务、解决方案,广东坚美铝型材厂(集团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坚美”)始于2010年的这场转型,为其成为行业翘楚埋下伏笔。以此为基础,坚美在国内铝型材行业内首个推出互联网O2O定制系统门窗。
新供给与新服务的相互配合,让坚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浪潮中抢占先机。
新供给 启动门窗系统新篇章
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,铝材市场需求下滑; 铝型材行业产能过剩,市场竞争加剧,利润受挤压。曾经有企业形容眼下的铝材行业“陷入十年来最困难时期”。
对此,坚美董事长曹湛斌的理解是:“中国的铝加工业与国内的很多制造业一样,不缺产能、不缺速度、不缺规模,我们缺的是质量,缺的是创新。”
这些年,坚美最骄傲的创新就是“门窗系统”。
“现在房地产行业投诉以门窗问题居多,责任的板子打在开发商、门窗制作、施工单位身上,还是铝材、五金、配套件等材料供应商身上?互相扯皮,矛盾难解决。这个问题只能由‘门窗系统化运作’来解决。”曹湛斌如是说。
为了让门窗系统一鸣惊人,坚美聘请欧洲、日本等多位专家和国内研发团队共30余人,成立门窗系统研发机构,研发出多款性能优越并具有自有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门窗系统产品,水密性、气密性、保温性、隔音性、安全性均优于国家标准。
从2015年门窗系统问世至今,坚美的信心与日俱增。据曹湛斌介绍,到目前为止,中国系统门窗使用率不到5%,而欧洲发展国家达到70%~95%,“未来十年,系统门窗会占领门窗市场30%~50%的份额,如果有国家相关政策及部门引导,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。”
新服务 开启门窗行业O2O模式
传统观念里,铝材这类建筑业内的大件商品与互联网市场搭不上关系,但敢为人先的坚美却在行业内率先试水互联网O2O,以门窗系统为基础,开启“互联网+”新模式。
去年6月开始,消费者只要在“坚美定制”微信平台或APP 上进行预约,就会有工作人员免费上门量尺寸,并进行方案设计、定制化生产。从生产到物流配送,均可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。
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除了要有勇气,也要有智慧。坚美定制门窗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志龙表示,坚美以往生产、销售的产品绝大部分是铝型材,很多都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半成品,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窄,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,必须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,在转型升级的同时进行创新,才能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。
“传统的门窗订制是从业主到门店,门店到工厂的过程,而坚美打造的这个系统将实现真正的‘互联网+’,解决个性化定制问题。”中国系统门窗课题组技术负责人邓小鸥认为,坚美有工程基础,对门窗系统的研发将满足国内更多高端市场的需求。
新方向 传统企业跨界创新见实效
在南海吹响“全球产品跨界创新中心”集结号时,南海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闯出新路径,坚美就是其中之一,特别是在跨界创新方面成效显著。
除了上下游产业链的跨界,近年来,坚美铝材不断涉足其他领域,与五金、橡胶、机械制造合作。
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混搭为坚美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和效益。根据去年12月的数据,坚美门窗系统型材与工业型材的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%和80%。与此同时,企业的品牌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,市场话语权得到有效增强。
坚美外贸部一位负责人表示,工业铝型材广泛运用于太阳能边框、铝合金建筑模板等,利润高于家装铝型材,而且出货量也不是“小打小闹”。在坚美,工业铝型材产量占比日益增加,在家装铝型材市场已经饱和的情况下,这也是企业未来转型的方向之一